手机版 周郎顾曲网
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时代所期望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新的重大部署,要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根据党中央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试点工作,为在全国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积累经验。
三个试点地区均把制度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创制了涵盖监察范围、监察职责、监察权限、监察程序、监督管理等内容的监察业务运行工作规程,细化了监察措施使用程序和办法。北京市、山西省和浙江省监察委员会主任均在2017年1月,分别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执笔:吴建雄 李国军) 进入专题: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按照监察职责完善派驻机制,将纪检组派驻机构统一更名为纪检监察组。试点地区坚持全融合理念,围绕机构设置,监察委员会与纪委共同设立综合部门、信访部门、案件监督管理部门、案件审理部门、执纪监督部门和执纪审查部门,履行纪检监察职责。
党委统一领导、书记挂帅出征,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深刻认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在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人人尊法信法守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坚持把抓住关键少数作为重要方法,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的用人导向,把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这一规定真正贯彻落实好,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党员、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做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表率。只有严格执法、不枉不纵,才能彰显法治权威、带动全民守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应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奋发有为,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充分发挥好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察指导、政策研究、情况交流等作用,努力成为党委和政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高级参谋、得力助手、合格顾问。
严格贯彻落实这一规定,对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意义重大。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的关键环节,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中之重。
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制度机制,明确考核对象,完善考核标准,优化考核方式,规范考核程序,落实考核结果。执法创新和科技创新有效结合,是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按照行政权运行的基本轨迹和依法行政的内在逻辑,《纲要》提出了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各级党委应把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职能是政府的核心,职能科学是法治政府的重要标准,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是人民政府的本质要求。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法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坚实制度支撑和有力法治保障。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法治政府建设真正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把党的领导切实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加大对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举措的督察力度,明确任务重点、盯住关键环节、创新督察方式、务求工作实效。
目前,三项制度正在全国范围开展试点工作,需及时总结经验,尽快全面推开。要以着力解决权责交叉、争权诿责问题为重点,以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为目标,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乱执法与执法不作为问题并存,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执法力量配置不科学,是我国行政执法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入专题: 法治政府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向一定要正确,政治保证一定要坚强。督察考核是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和干劲狠抓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贯彻《纲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纲要》部署的各项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工作不力、问题较多的,要及时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不断完善督察法治政府建设的长效机制。党在整个国家治理中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有整体性、基础性、突破性意义。
否则,只能是南辕北辙。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把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作为年终述职重要内容。要全面提升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法治思维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办事能力,切实发挥好他们的重大作用。
要立规则标准等刚性制度于前、施严密的常态化监管于中、行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于后,把该放的坚决放开、该简的坚决精简、该管的真正管好、该服的服务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通过行政审批做减法、市场监管做加法、公共服务做乘法,有力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政府职能日益优化。
建设法治政府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重大作用。政府法制机构要当好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参谋、助手、顾问。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首先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证政府依法全面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职责。大力推进各地方层级督察和各部门系统督察,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督察工作格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保证法之必行就成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点和关键。面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复杂繁重任务,应发挥好督察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真正把责任压实、要求提实、考核抓实。对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本地区本部门一年内发生多起重大违法行政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之所以能够迅速开创历史新局面、谱写时代新篇章,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
应做到年初有分工、年中有督察、年末有考核、全年有台账,一步一步往前推进,一层一层往下落实。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唯有如此,才能使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不断显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认同感和获得感。这就需要政府继续实现权力瘦身、职能健身。
政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履行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建设法治政府第一位的要求。党的领导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治国理政的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Copyright (c) 2018-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组织对改革试点推开省(区、市)实施方案进行集中会审,面对面指导各地修改完善实施方案,确保符合中央精神要求,不漏项、不走偏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